首页  >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新闻发布会 7月28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新闻发布会。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邓光华,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文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洪源,市政务服务办二级巡视员陈永东介绍和解读《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的主要内容,并回答提问。

主持人 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吴浩铭: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邓光华先生,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文秀先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洪源先生,市政务服务办二级巡视员陈永东先生,为大家介绍和解读《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邓光华先生作主题发布。

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邓光华: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实施“十项行动”之际,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办共同召开《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新闻发布会,全面客观展现2022年我市互联网发展状况,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网络强市、数字天津建设。在此,我代表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网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2022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中乘势而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天津新篇章。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市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第8位,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下面,我从10个方面简要介绍2022年我市互联网发展情况。

一、数字基础设施更加泛在智联

坚持前瞻规划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原则,加快构建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整体建设水平位居全国第7位。网络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每万人拥有5G基站26.1个,位列全国第3。千兆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20.04%,位居全国第7。重点网站IPv6支持水平居全国第5。北斗终端达19.55万个,应用占比超过98.3%。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科学完善。积极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全市在用商业数据中心规模超5.3万标准机架,天津空港数据中心、华苑国际数据港等8家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同时斩获第24届国际超算排名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和小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两项全球第一。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启动建设。应用基础设施快速迭代更新。已建和在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培育宜科、中汽中心、新天钢等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窄带物联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智能电表覆盖率达100%。

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更加高效便捷

围绕以信息化驱动引领现代化,加快全市数据资源整合布局,数据资源得分全国排名第9位。建立首席数据官工作体系,基本构建起协调推进有效、技术体系完备、安全管理有序、制度规范健全、责任落实有力的政务数据价值释放新格局。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市人均数据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为230余个场景提供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梯队。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培育。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数据交易专门制度文件《天津市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于2022年5月起试运营。深化政企数据融合应用,打造云账户公司“养老保险状态”信息核验数据应用试点。

三、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据测算,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8700亿元。核心产业快速发展。以信创产业为引领,打造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服务器、超算的完整产业链。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722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达到140亿元。智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30.5%,名列全国第7。西青区、津南区顺利通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终期评估,在全国117个试点中分列第3、第21位。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工业企业上云突破9000家。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上企业占比排名全国第7。打造长荣科技、美克美家等316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字商务发展迅猛。全市超过80%的餐饮企业开通网络售卖业务,网上零售交易水平排名全国第10。

四、数字社会建设更加普惠共享

坚持信息惠民、数字利民,大力营造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全市网民规模超11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86.6%。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0.1万户,5G用户普及率42.3%,位列全国第8。数字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情况位列全国第9。完成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健共体建设,数字医疗服务网民感知情况全国第7。信息惠企便民有力有效。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排名全国第7。数字交通服务公众综合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值4.9个百分点。生活服务线上缴费覆盖感知情况位列全国第10。建成“银发智能服务”“智慧矛调”等50个“城市大脑”应用场景。数字文化服务方兴未艾。全市网民数字化阅读情况、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民感知情况分列全国第8、第10位。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治理等领域应用持续深化。全市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得分全国第5,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公开率位列全国第2。

五、数字政务服务更加协同高效

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津心办”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市级事项1086项、便民服务事项479项“掌上办”。“津治通”数字治理综合应用平台联通全市252个街道(乡镇)的全科网格,形成治理“一张网”。高水平完成国家“互联网+监管”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建设任务。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情况位列全国第3。在线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上线23个“一件事一次办”办事场景,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和“零跑动”事项比例提升到87%,即办件占比提升到38%。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全年共归集评价1951万次,实现差评整改率100%、差评回访率100%。政务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2022年,全市政务新媒体影响力位列全国第10。

六、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更加突出

坚持“四个面向”,打造网信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全国排名第5位。飞腾腾锐D2000荣获“数字中国”十大硬核科技奖,“星光麒麟”万物智联操作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中科曙光、华海清科等企业输出的“天津方案”服务全国。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筹建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等6家海河实验室。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2022年,天津市ICT相关产业研发人员、ICT相关产业研发经费投入、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情况均位列全国第6。创新人才充分涌流。“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4.3万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比26%。

七、网络安全屏障更加坚实牢固

扎实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数字安全保障水平排名全国第4位。举办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展“我学我用大数据”百场公益培训,营造了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市区一体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上线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建成网络攻防演练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提挡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成功入选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八、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深入开展“清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依法关闭违法违规账号1341个。发布科普、辟谣稿件3000余篇。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共建网络文明天津宣言》。数字治理生态排名全国第4。

九、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活跃

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排名全国第8。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天津城市智能体白皮书》等成果。高标准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天津国际数字服务港,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额68.51亿美元,位列全国第8。

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更加扎实

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举办“天津市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开展数字素养教育“E”堂课等17项活动。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天津市数字化学习工作水平评价为87.4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3分。

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各位媒体朋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网信之为助力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网络支撑和信息化保障。

《报告》的重点内容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后续我们将全文公开发布。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希望大家在未来继续关心支持天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邓光华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网: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在这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孙文秀: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对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按照《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制造业、服务业、商贸数字化转型发展,印发实施数字经济“1+3”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天津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落实举措》,在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据中国信通院测算,从经济贡献看,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对于你关心的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我们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我市数字经济。

一是强机制。会同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1+3”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商贸数字化等领域发展。

二是建体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布局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中国信创谷”、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化发展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三是夯基座。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提升数据供给质量,扩展算力增长空间,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四是筹项目。强化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和服务机制,加快推进中芯国际大二期、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华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五是释要素。按照我市数字化布局规划整体部署,积极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协助推动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运营,探索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易模式,促进数据要素便利化流通。

津云:刚才,邓光华主任介绍了我们在推进数字政务服务过程中,2022年上线了23个“一件事一次办”办事场景,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网上办”“掌上办”,我想请问一下我市“一件事一次办”办事场景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市政务服务办二级巡视员 陈永东:“一件事一次办”就是把企业群众原来跑多个部门办理的多个事项集合成“一次申请、多项联办”,通过数据精准赋能,力争让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具体做法就是聚焦企业、个人高频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不同应用场景、业务情形,将多个相关联的单个事项进行归集,重新设计办理流程,梳理形成全市“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建立跨部门联办审核服务机制,以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互通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一件事”主题模块,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即可在网上办理。

2022年,我市已在“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和津心办APP上线“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等23项“一件事一次办”办事场景,已累计办理事项88.4万件。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已在全市32家医院推广应用,现在新生儿父母通过登录“津心办”APP,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模块上传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结婚证的照片,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数据就会在后台直接通过卫健、公安、人社等相关部门审批流转,实现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户口落户登记、医保参保等相关事项全程网上联动办理,办理时间也由之前的2—3天压缩到1天以内,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2023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企业群众的高频事项,梳理形成高校毕业生创业、民办非营利养老院开办、水电气联合报装、企业破产(强制清算)信息综合查询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年底前将再上线不少于12项“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

中新社: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以及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关情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任洪源: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实施“十项行动”,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工业互联网赋能,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一是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千兆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工程快速推进,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6.55万个。推动紫光云、中汽研、长荣、宜科等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二是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积极推动忽米、海尔、华为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在我市落地应用,培育了宜科、中汽中心、新天钢等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依托“天河”系列算力资源,打造上线了天河工程仿真云3.0,帮助中小企业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培养人才团队。

三是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满足企业工业产品信息共享需求的创新应用,使“标识+”成为行业应用新方向。华为云底座在津落地创新中心,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云计划”,定向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400家,服务中小企业600余家。

四是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咨询诊断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市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07.6,居全国第7位。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形成一批“小快轻准”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

中国日报:请介绍一下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的启用情况以及在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市政务服务办二级巡视员 陈永东:政务服务好不好,企业群众说了算。建立“好差评”工作机制,就是要让群众对各级部门的政务服务进行评价,我们通过评价结果去发现整改问题,持续优化服务。目前,我们已建成覆盖全市的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与国家和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及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归集各类政务服务评价数据,截至目前,天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已在48个市级部门、811个区级部门全面应用。在建设应用的同时,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好差评”差评整改回访机制,充分发挥12345热线作用,对全量“差评”逐一人工回访,将回访满意度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纳入考核,推动“以评促改”,倒逼各级政务服务机构提供有温度的“好评”服务,系统上线以来,差评整改率、差评回访率达到100%。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